9/04/2007

门外汉的阅读盛宴

囫囵吞枣读完了两本书,《哲学的慰藉》《万历十五年》。哲学或者历史,自己完全完全是门外汉。所以无从臧否。就好像乡吧佬突然吃了大餐。虽然偶尔也有点怀疑什么菜的味道是不是不匝地。但总体而言还是被震住了。

只是先抛开书不说,说点别的。高中的历史老师,是深得我心的老师之一。奔四十的样子,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气质儒雅。很像京剧里的周瑜;除了肚子。谈到文革的时候很悲痛的说:“那么多知识分子在三十多岁四十岁的时候,被下放和迫害。而三十多岁四十岁正是一个知识分子开始有自己的东西的年纪。这得是多大的损失,这种损失和经济损失不同,要到十年二十年后才能看出它的深远影响。”

当时听了这样的话觉得很震撼。这些东西是书本上不会写,也很少听到。他们仿佛来自自己完全不可理解的另一个世界。但是都说了,自己为数不多的本事之一就是记性好,再一就是求真。这样的一个论断,被我收藏并怀疑了十多年,直到现在,觉得开始理解。原来那个世界叫做时光。

“而三十多岁四十岁正是一个知识分子开始有自己的东西的年纪。”这样的话竟然可以反复听到。孔庆东来东大的时候问了他一个很小白的问题:“怎么看60-70年代人没有很叫得响的小说作品。”想起来这个问题,实际上是当时跟zhulei感慨,冯唐的小说居然也算是我们这帮人的代表作了。孔庆东说的是:“传世的小说是需要阅历的,60-70年代的人才刚刚有了自己的积淀,我们还需要时间来观察……”云云。又看到评论黄仁宇,说他正是中年开始修史,视角和感触自然与纯学院出身的学者有所不同。

而自己,也要逼近三十岁了呢……除了三不五时跟地心引力叫叫劲,也开始渐渐感受到自己的改变。有自己的东西?似乎还没有。但是已经不同了。比如拿到一本书,“用手掂掂就知道它的好坏”,就知道该如何看待它。好像《哲学的慰藉》就是小品文。小品文大概能好卖,只是不能要求它在学术上严谨。看到有的评论说这个太浅,或者偏颇,那你不能拿学术论文的水平来要求它。作为哲学普及绝对是上层的作品。就好像《万历十五年》中,讨论问题时还是很严谨的,有想清楚就是想清楚,还没明白的一定讲出来,不装模做样,所谓的治学严谨大家风范。但是体系尚不完整又语言文艺。就会让人不得不怀疑作者在大学是否很风光了……

关于书本身的内容,没什么太多好评论的,原因如题。

随便说两句感想。

根据《哲学的慰藉》来的印象,不是很喜欢叔本华,喜欢尼采。高中有个同学说读尼采读到爆头。所以还是要说,读书这件事情急不来。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趣味。

哲学家都没有好下场。所谓没有好下场一般是说感情和家庭生活不顺利。据说哲学家越生活越觉得生活之灰暗。但是抛开我们小民的视角。也许是因为哲学家们热爱思考剩于世上的女子。虽然有走出书屋换换口味以为自己爱上了谁的时候,但最终还是爱智慧更多?

大家都说明史是最有意思的。记得历史书上明朝大概只有两三页不到……汗死。

----------------
p.s.回想起高中的老师真是精彩纷呈啊。有时间了好好写写。随便披露一段,以防以后懒得写。当年高一班主任,第一节班会上说的话是:“你们最好好好学,不要到时候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啥都不啥;也别不服我管给我找事,黑道白道咱们随便走。”同学们惊出一身冷汗……该老师吐气如兰,雪衣飘飘,宛然仙姿。
高考的时候已经不是班主任,突然一天把谜笛叫出去。说:“你要对自己有信心,咱们这种人当然是非**,**不去的”。然后绝尘而去。而当时的自己都已经快要放弃自己了。

得有多幸运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