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/14/2007

东东西西扯点东西

我先来定义一下,知识分子的一个爱好就是跑去挑战自己的理解能力,用fanrong的话说就是测试一下IQ的上限。那我再结论一下,谜笛就是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。

那最近一直在惦记的一个问题就是,中国人的特性是什么。哗。这个问题好大吧!但是但是,反正我们也不是专业选手,业余玩票来到。因此不用有什么严禁完整的理论,不要相当的innovation,也可以过得去。只要觉得自己解了自己的惑,就OK了^_^

那当时为什么会想起来这个问题。是有一天看韩寒的blog。印象里,韩同学说到国人性格的时候说:大家不要yy了,中国人从来没有朴质志善良勤劳勇敢过。那是编出来骗人的口号。大意如此。当然韩同学是怒其不争的意思。文笔流畅有趣,读起来很是酣畅淋漓,因此给我印象很深。仔细想想似乎确实如此。勤劳勇敢,难道不是被我们放大了的优点么?哪个民族的人,不勤劳不勇敢呢?朴质善良,至少在当下,我看不到。这大概是四五个月之前的事情。说了谜笛记性好。你还别不信。

后来读到"万历十五年"。书中说明朝是一个三明治式的统治。所谓的儒教,仁义是被用来在精神上统一知识分子,从而便于统治的。对于老百姓的态度,则是不予教化。让他们保持在一个懵懂的状态就可以。那么,被很多人视之为珍宝并大加宣扬的儒家传统,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深入渗透于平民血液中,成为中国人性格中的特质和闪光点呢?这也是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。

所以啊,究竟中国人究竟该是如何描述的呢?

我们说到美国人,说他们的大不咧咧,藐视权威;说到日本人,说细致,说曲折;说到德国人刻板,说严禁。说中国人,说勤劳勇敢质朴善良么?当然这个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可是有时候有点不舒服。当我们看到韩国人没事把"韩国"的东西发扬光大推广全世界的时候,愤怒和鄙视之外,稍微也有点汗吧:是不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太缺乏认知了。毛主席说啊,民族的才是世界的。我们的民族的是什么呢?波涛汹涌黄金甲?

所以我看到百度人物许三多的内容时候,很是兴奋了一下。康洪雷说
"通过《士兵突击》这样的剧本,我要表述的其实是我们对今天的人和事儿的想法,我们究竟要 坚持什么,我们究竟要回望什么?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,我们的精神,还有什么可用之处?你的内心世界,包括你蕴藏在心底的那份传统东西,你拿出来多 少?放大了多少?隐藏了多少?泯灭了多少?"

这个问题,和谜笛刚才罗嗦了半天的问题是一样的啊。看到有人和你同频跳动,真是开心的事情。

康洪雷说:"

实际上,许三多骨子里是中国优秀的农耕文明。我为什么要做《士兵突击》,就是因为我觉得剧里人物身上代表着我们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。大家都说现在的社会浮躁,我虽然不这么觉得,但是我认为现在的社会应该回过头来找寻我们的传统―― 农耕文明
……
现在是多元文化不假,大家都要张扬个性,对所有事情不屑,同时又追逐自己都觉得特别没有价值的东西。这样的民族是不自信的。

为什么不自信?因为没有一个根,你忘得太多了。一个国家都有它最优秀的东西。你怎么把它放在心里像一个坚实的基础撑着你往前走?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,关键是你怎么看待。我们希望把这种优秀的东西传递下去。

……
我觉得,这种优秀就是对时代的感激。感激磨难给你带来的今天,今天把你的心锻炼的还是那么红那么原形,没变成铁块。许三多 身上就有这种感激,所以袁朗、高城,所有人在前进的路上都会被许三多感染,他回望会发现,许三多是他内心深处不能丢掉的。所以他们对许三多充满了关心,尽 管关心的方式不一样。为什么?这其实是对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关心。

"

康洪雷看来优秀的东西还有:" 我不喜欢那句"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"。是当士兵的料,我们就当一辈子士兵;是当将军的料,你就当将军。我们总想把自己当成主管,仿佛这就是一个最高境界。其实中国传统不是这样的。

……我还是那句话,要认识你自己。我们现在好多就是不认识自己,所以一窝蜂。其实中国地大物博人多,一定有自己能干的事情。所以我不担心许三多将来走向社会,他一定还会按他的方式,重新找到他生活的一种标准和生活的一种质量。

我相信,如果他干得好,生活中也有伯乐看到他。他在社会当中也一定会遇到好的人,能够去容纳他,容忍他,让他有一个好的发展。只要你按照你的方式去走,只要你走得是对的。 "

强烈推荐大家看一眼这个访谈。

那个,许三多这个电视剧我没有看。所以不知道电视剧里的东西和我一厢情愿的理解有什么不同。但是总结一下,康洪雷给我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:
执著,卑微,与人为善

最后comment一下:
  • 回顾农耕文明: 废话啊!!我们是五千年的农业大国啊……自己竟然没有想到过这个!输了输了。佩服佩服。
  • 百度做的首期百度人物,选了许三多。褒贬不一吧。但是我倒蛮喜欢的。刚好在合适的时间让我看到。
  • 与人为善:有人跟我说过,自己困难的时候就没有力量帮助别人了。很担心自己真变成这样。最近发现还好,好像还没有这样的趋势。


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