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/29/2008

冷静和精明:关于《我们仨》

《我们仨》被列入自己的书单,是因为书中一句话“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”。很早就托朋友从国内带回来,其实也没有时间看。昨天交了论文,星夜读完。看到第二章“我陪他走的愈远,愈怕从此不见。”处,也是泪奔去厕所嚎啕和感动了一把的。


但到了第三章的回忆处,总体感觉内敛和含蓄。读不太出来什么情绪。最近读了两本老人家的书,一本是季羡林的《谈人生》。一本是杨绛的《我们仨》。都是如此,难道是老人家的原因?难道是老派知识分子的原因?又或者是做学问的人表露感情总是理智和冷静的?


相较《谈人生》,《我们仨》的其实还有声有色些。虽然言语从容,但是于生活的各个细节处落落大方的透露出来杨绛的冷静和精明;委婉中也不乏傲气和棱角。


这本书可能对于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更有参考价值。对我而言,很惭愧我对钱钟书,杨绛或者钱媛都所知甚少,于是从书中只是看到他们的生活轨迹,海外求学,文革,低调的做人,略有所感;无法得到十分的共鸣。也许仍需自己年纪再大些,或者看他们的东西在多些之后,回来再讨论这一点。


最后管中窥豹,看到钱钟书一家也是很会自娱自乐的有趣的人。这样的人会写出《围城》也不稀奇了。

No comments: